【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同驭汽车舒强:“线控底盘赛道体量巨大,足够我们奋斗一辈子”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
编者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国际一流科创人才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涌现出了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科技青年才俊等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披坚执锐,在高端产业发展中不断超越,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上善作善成。近日,上海科创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科创上海”推出“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大型系列访谈,讲述他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故事,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459

舒强

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坐标:上海

领域:新能源汽车

 

今年5月,同驭汽车从上海科技奖励大会捧回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证书。在舒强看来,这一奖项的背后,凝结了同驭汽车创始团队在线控制动领域持续多年的心血与奋斗。舒强是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张江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的获得者。在他的带领下,这家位于张江高新区嘉定园的公司,从大学生创业公司起步,如今已经成长为我国汽车线控制动赛道里的头部企业

 

 

初尝“速度与激情”

 

 

“我从小就很喜欢汽车,我想每个学工科的男孩子可能都会喜欢这种机械的美感,以及驾驶汽车时的速度与激情。”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459_1

 

 

舒强考大学时,报考同济大学的第一志愿填的就是车辆工程专业,并顺利地进入该专业学习。现在从事汽车相关的工作,更让舒强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我觉得只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2010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举办。作为汽车专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学生赛事之一,大赛旨在全方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汽车设计、制造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等,也吸引了舒强的全情投入。“作为一名汽车专业的大学生,我非常渴望能自己亲手设计、制造出一辆高性能的赛车,并亲自驾驶自己的赛车驰骋赛场。” 从2010年加入同济大学翼驰车队,到2016年退役,舒强一步步成长,从队员,到底盘部部长,再到车队队长。与此同时,在舒强与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同济翼驰车队逐渐跻身一流强队,取得了全球排名第13位、中国车队第1位的好成绩。大赛的历练,不仅让舒强对汽车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也使他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为他后面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政策的暖风,也为这名怀揣汽车梦想的青年助了一把力。201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施行,其中“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让当时仍在读书但已有创业冲动的舒强精神振奋。“次年,我们就向学校打报告表示,线控底盘技术非常有前景,而且现在正是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窗口刚刚开启的时候,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好时机,并表达了创业意愿。”在学校的支持下,2016年,还在读研的舒强正式创立同驭汽车,专注于汽车线控底盘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同驭汽车也成为了同济大学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

 

 “第一桶金”

 

只是,未曾想到,真正品尝“速度与激情”时,遇到的并不只有喜悦。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500

 

 

“最初,我们创始团队一起凑了100万,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然而,做线控制动,并且要成为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需要的资金体量还是很大的。光靠我们自己的这点钱,肯定远远不够。”所以,除了研发与方方面面的企业管理工作,舒强也成了这家初创企业的1号融资员。 

  

 

创业伊始的两年间,舒强经常去参加各种投资路演活动,但每次他讲完,台下的投资人总是反应寥寥。偶尔,有投资人透露了他们的担忧——同驭汽车做线控制动产品的想法很好,技术也不错,但是,大学生团队从能力、人脉、资源等各方面来说,看起来都不足以支撑一个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投这样一家初创企业,风险太大。面对投资人的顾虑,舒强能理解,但心里并不服输。“别的公司,要么是本身做了几十年的大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要么就是创始人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多年后再出来创业的,有经验、有人脉、有资源,我们这样一群‘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大学生去融资,难度可想而知。但我们没有放弃。”

 

2018年,舒强和同驭汽车遇到了他们的“天使”,并靠着过硬的技术赢得了“第一桶金”。“这是一家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他们对汽车行业洞若观火,他们看到汽车制动系统正在往线控制动转型的趋势,并研判线控制动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技术,所以,对于潜在投资标的企业,他们更看重技术和专业本身,而非简单地看创始团队的资历。这家投资人当时做行业调研时,也接触到同驭汽车,并派了几位顶尖的技术专家过来深入尽调,他们就直接和我们聊技术,看我们的技术方案、测试报告、专利,最终,我们用扎实的技术和产品赢得了他们的认可,获得了第一笔融资。”除了“第一桶金”,同驭汽车获得的第一笔订单,也令舒强记忆犹新。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500_1

 

 

同驭汽车成立早期,在中国,线控制动还是一个新事物。国内厂家虽有在研产品,但都还没有量产产品,汽车线控底盘市场主要被外资巨头所占领。“当时,有一家国内的整车企业需要完成一个政府示范运行项目,要把6台传统制动的车辆改成线控制动的车辆,用于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运行。”6台改装车的小项目,大公司往往看不上,也不愿做,但是,得到这个消息后,舒强如获至宝。“我赶紧要了他们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在电话里,我就说,我们是同济大学的团队,现在成功孵化了公司,已经有很不错的研发基础,我们有信心能把项目做好。对方也很感兴趣,就在电话里说,赶紧来现场接。”可没想到,初次碰面,情况急转直下。“当时,我把名片递给对方,对方领导一看,公司总经理怎么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开始面露犹疑。我一看形势好像不太好,就赶快跟他介绍,团队在线控制动领域有很多研发经验和技术成果,之前还承担过国家项目,又是承诺,又是保证。但对方还是不放心,最终勉强答应我们,先做一台,一个月之内装好一台后再看。”从客户处出来后,舒强迅速组织团队,带领大家马不停蹄地按照车型量身定制、改装,并赶在一个月内做好了。“但没想到,去现场交货时,我们发现竟然还有一家公司也在装一台车。一打听才知道,当时我们一走,客户由于担心我们不靠谱,马上就去找其他供应商了。”但是,试驾对比之后,同驭汽车再一次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赢得了这家客户的最终认可,收获了第一笔订单,并渐渐打开了在汽车行业的知名度回忆起当年的这段经历,舒强笑言,虽然订单总金额不高,但自己和整个团队都很开心,“这是我们凭借自己的产品赚到的第一笔钱”。

 

 跑出“加速度”

 

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再到产品布局,7年来,舒强开启了忙碌而又充实的飞驰人生,也带领同驭汽车跑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加速度”,“过去几年里,我们的年销售额都是翻番的,2021年,我们的销售额是1.2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上涨到了2.6亿”。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500_2

 

在线控底盘领域多年深耕,同驭汽车自主研发的产品线逐渐丰富:数款自主研发产品,包括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集成式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iEHB、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等;3款在研新品,包括线控转向系统SBW、线控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和底盘域控制器CDCU,让同驭汽车构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矩阵。其中,最令舒强感到自豪的是,同驭汽车自主研发的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率先在国内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同驭汽车也成为了全球极少数具备EHB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微信图片_20230829095500_3

 

在舒强的带领下,如今的同驭汽车已完成从“0”到“1”的跨越,跻身国内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一级供应商之列,并迅速成长为我国智能底盘关键技术的领跑者。目前,同驭汽车与一汽、东风、吉利、日产、江淮、江铃、宇通等80多家客户合作,为乘用车、轻型商用车、无人车、特种车等100多款车型配套。在2021全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等顶级赛事的现场,以及香港机场、大兴机场等多家机场,同驭汽车配套的无人接驳车、无人观光车、无人拖运车、无人配送车等无处不在,时刻展示着来自上海张江的先进科技。目前,不管是在出货量,还是客户量上,同驭汽车在国产线控制动厂家里面都属于头部企业。


在舒强看来,过往的成绩令人兴奋,而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加速深化,同驭汽车所瞄准的线控底盘赛道的未来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汽车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其中,汽车线控底盘技术对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正在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汽车行业的巨变,为舒强和他所带领的同驭汽车创造出难得的时代发展机遇。

 

“不管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是智能驾驶领域,线控底盘都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不管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是智能驾驶领域,目前都仍处在蓄势待发的早期发展阶段,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空间广阔的蓝海。”

 

 

“线控底盘赛道的体量巨大

足够我们在里面奋斗一辈子

面向未来

舒强信心十足

 

 

 

创建时间:2023-08-29 10:10

INFORMATION DETAILS

资讯详情